最后,这事还得是赵俣亲自拿主意。
在跟张纯以及一众宰执商量过后,赵俣决定,跟辽金两国全都交往,谁弱就帮谁,促成鹬蚌相争之势,让他们互相消耗,就像当年辽国用西夏不断给赵宋王朝放血一样。
这虽说有点不讲武德了,但大国博弈往往复杂又现实,拼的不只是表面的规则,更是综合实力——经济的韧性、科技的突破、军事的底气,还有对国际格局的把控力。
说到底,大国竞争最终还是要看谁能在长期竞争中稳住阵脚,把手里的牌打好。
所以,赵俣的决定得到了赵宋王朝的大多数大臣的认可。
毕竟,这么做的结果是,不仅赵宋王朝会安全处于不败之地,还能不断削弱辽金两国,关键还能在辽金两边捞好处。
赵俣君臣达成一致之后,赵俣才宣金使觐见的。
此刻,赵俣问臣下意见,蔡京立即上前一步,“仗义执言”道:“陛下,金受辽欺压日久,今反辽自保,与辽苦战二年,此时求册封,一来是借我大宋声威稳固自身,二来也是想与我朝深结同好。依臣之见,可暂许其请,再遣使赴金,议定册封礼仪与岁贡细则。”
“蔡京的意思”是,可以册封金国,但金国得成为赵宋王朝的藩属国,年年纳贡,岁岁来朝。
换而言之,蔡京这是想将册封金国当成一笔交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