迫于压力,高丽王廷不得不颁布政令:全国十三至十六岁的女子,一律不得擅自婚嫁,需先由官府筛选,优先供给蒙古贵族挑选。
这一政策引发了高丽民间的恐慌,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,纷纷将刚出生的女婴隐匿起来,邻里之间也互不透露家中有女的消息。
为了满足蒙古日益增长的需求,高丽王朝专门设立了两个特殊机构:“结婚都监”与“寡妇初女推考别监”。
前者负责筛选未婚女子,后者则四处搜寻已婚妇女、孤儿、逆贼之妻、僧人之女甚至罪犯的妻女,将她们强行纳入“供给名单”。
除了满足蒙古皇室与王公大臣的需求,这些女子还要被配给蒙古军人作为配偶——蒙古大军常年征战,需要稳定的家庭结构安抚军心,高丽女子便成为军属补给的重要来源。
更令人唏嘘的是,高丽王室与贵族对这种奉献竟形成了扭曲的荣誉感。高丽的王室之女、宗室之女及高官之女,若能被选中献给蒙元皇帝或亲王,会被视为家族的荣耀,甚至有公主因深得蒙古大汗宠爱,反过来为高丽争取到减税、免役的优待。
这种自上而下的配合,让高丽在蒙古的统治体系中,逐渐从被征服者转变为附属盟友,为其存续赢得了关键空间。
等到蒙元末期,天下大乱,红巾军起义席卷中原,其中关先生、破头潘、沙刘二率领的二十万红巾军,为切断蒙元的高丽补给线,大举进攻高丽,开启了高丽王朝的“红巾军之劫”。
红巾军战斗力极强,很快突破高丽防线,攻陷都城开京,高丽国王逃往安东,王朝濒临灭亡。
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,高丽再次祭出“美人外交”的终极手段——他们从民间与宫廷中挑选数千名貌美的女子,送到红巾军的军营中,同时献上大量金银财宝与美酒佳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