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铁丝……”这是伍连德没有想到的,他只向朝廷申请了纱布和药水,没想到铁丝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每个口罩只需要十厘米左右,但是架不住数量多,十五万个口罩,那就是一千五百米的细铁丝,考虑到生产损耗,还得要更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又得赶紧向朝廷申请批拨细铁丝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清廷也怕东北的主权旁落,东三省全权防疫主医官的一封电报上去,主管官员一句废话没有,立马批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之前的分工,伍连德负责要资源,金显珏负责拉人头干活。

        要找会缝纫的人不难,自古以来,中国人对美满家庭的梦想就是“男耕女织”,最早对女人的要求是可以做到,把丝、棉变成线,再变成布,再到整套衣服的完整流程。

        劳动分工细化,出现了纱厂、布匹厂,对“女织”的要求也变成了能把布变成衣服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不会裁衣服,最差最差,也得会缝被子、补衣服。

        口罩不是精细活,只要会缝被子,就能缝口罩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找愿意干活的人就有点难了,大清自《南京条约》开始到现在,赔出去多少亿的白银了,后来为了老佛爷的葬礼,银子花得淌海水似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前又花重金悬赏捕鼠,每天几万只老鼠的赏银都是足数发下去的,现在地方上的经济实在是捉襟见肘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