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苏联那套经济体系,只有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最管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科曼坚定的捍卫自由世界的理念,防止自己的助手陷入到怀疑当中,“计划经济的基础是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没有利益之争,大家能够服从于一个共同的利益。而在现实中,这种大公无私的状态是不存在的,或者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来说,人类还没有发展到大公无私的时代,在这个时候非要假装看不到各个主体自身的利益诉求,只能是自欺欺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作为阶段性的办法,计划经济还是效果很好的,就比如从零开始这个阶段,在国家面临重大挑战,比如什么战争、战后重建、重大自然灾害之类。

        或者需要实现特定战略性目标比如快速工业化、建设重大基础设施、攻克科技难关时,计划经济能够无视短期利润和成本,迅速将全国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集中到关键领域。

        巧了,现在的法共和社会党联盟,依靠在议会的优势,终于可以在戴高乐退出之后大展拳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党很多新上任的部长们,许多是第一次将粗糙的工装换成笔挺的西装,坐在一起讨论事关国家发展方向的决策。

        大规模国有化方案,在法共和社会党的支持下被端上了国民议会的餐桌,这一方案包括煤炭、电力、天然气——这些“制高点”行业必须从私人资本手中夺回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国有化方案之外,还有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制定当中。

        钢铁产量提升多少,煤炭开采增加几何,铁路网如何修复延伸。这计划像一张精细的网,试图引导而非命令市场的力量,旨在将资源优先投入关键的基础设施重建。

        巴黎的红潮掀起了惊涛骇浪,似乎法国正在朝着另外一个苏联演变已经不可避免。

        人民共和运动议员对左翼联盟的大动作持反对态度,但是势单力孤,很多议员对于骤然爆发的红潮没有心理准备,不少人直接前往戴高乐的住处拜访,希望这位民族英雄能够阻止这一切的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戴高乐拒绝了,对着来找自己的议员说道,“我已经离开了政坛,现在只想专心的撰写回忆录。至于现在的左翼联盟政府,同样是法国的合法政府,当然我觉得两党的目标也不完全一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;http://www.v217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