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子轩把最新的耐候钢研发报告摊在周胜面前的小桌上,阳光透过顶层阳光房的玻璃,在纸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。周胜戴着老花镜,手指轻轻摩挲着报告上的参数,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着光:“耐候钢……好啊,当年我们盖厂房,最怕的就是钢材生锈,一场雨下来,墙皮都跟着掉。现在你们能让钢材在酸雨里二十年不烂,真是……真是赶上好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子轩挨着爷爷坐下,帮他把滑落的毯子盖好:“爷爷,这多亏了您和爸爸打下的基础。现在我们用的是纳米涂层技术,把防腐层像给钢材穿了层‘隐形防护服’。而且这技术不光能用在建筑上,还能做桥梁、做船舶外壳,市场大得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胜点点头,又像是想起什么,声音低了些:“你爸爸……现在担子更重了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”周子轩眼神亮起来,“爸最近在忙国际标准的事。咱们的氢冶金技术不是领先嘛,他想牵头制定全球氢基钢的生产标准。前几天跟欧盟那边的专家视频会议,从晚上七点开到凌晨一点,结束了还跟我讨论条款细节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胜笑了,皱纹在眼角堆成温柔的沟壑:“你爸啊,跟我年轻时候一样,一工作起来就不要命。不过也好,有你们年轻人帮衬着,他能轻松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正说着,周阳的电话打了进来。周子轩把手机递到爷爷耳边,周阳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,带着旅途的疲惫却依旧沉稳:“爸,我刚到布鲁塞尔,跟欧盟标准化委员会的人见了面,初步谈得不错。子轩在你那儿吗?让他接个电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子轩接过手机:“爸,您到了?那边时差适应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行,”周阳的声音顿了顿,“子轩,耐候钢的市场推广方案,你再跟销售部碰一下。还有,德国蒂森克虏伯那边又发来了新的技术需求,关于氢冶金和智能产线融合的,你抽空看看,提提想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的爸,我记下来了。对了,您这次去欧洲,要不要顺便看看咱们在蒂森克虏伯的合作厂?我听李工说,那边的改造进展挺顺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行程里有安排。你在厂里盯紧点,尤其是‘钢铁大脑’的升级,下个月德国专家要来考察,不能出岔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挂了电话,周子轩看着窗外厂区里高耸的烟囱——那烟囱如今已经不再冒烟,取而代之的是几座银白色的氢气储罐,在阳光下闪着科技感的光泽。他忽然觉得,爷爷口中“好时候”,真的是实实在在地落在了他们这代人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