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到尼日利亚,他们就遇到了难题:当地电网不稳定,经常停电,影响设备调试。
项目组赵工急得满头汗:“周总,昨天停了三次电,PLC控制系统都乱了,调试进度落后了五天。”
周子轩当机立断:“马上联系当地的发电机供应商,租两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,再买一套不间断电源,确保关键设备不断电。费用从应急资金里出。”
囡囡检查了智能监控系统:“还好我们的系统有断电记忆功能,来电后能自动恢复,就是数据上传会延迟。我已经让国内的IT团队加了个离线存储模块,就算断网也能先存本地,联网后再同步。”
调试过程中,当地员工对智能轧机的操作不熟练,经常出错。囡囡灵机一动,把操作步骤拍成短视频,配上当地语言的解说,存在平板电脑里,让他们随时看。
“这样比看手册直观多了,”阿明高兴地说,“我现在能独立操作了!”
周子轩看着调试进展加快,对赵工说:“投产仪式定在11月18号,邀请当地政府官员和中资企业代表参加,让他们看看中国技术和非洲智慧结合的成果。”
赵工点头道:“已经在准备了,当地的媒体也想来采访,我们可以借此宣传下我们的绿色钢材。”
11月18号,尼日利亚钢厂投产仪式如期举行。当第一卷钢材顺利轧出时,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。当地工业部长握着周阳的手(周阳特意飞过去参加)说:“感谢中国轧钢厂为我们带来先进技术,这不仅是一座钢厂,更是一座技术学校!”
周阳笑着说:“我们不仅要卖钢材,更要传技术,让这座钢厂成为中非合作的见证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