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师本就难求,何况是范中书家里人情,郎君这便着人将几个哥儿都送过去了。
中书家里小郎君本与承哥儿几个年岁无差,有幸同门,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崔婉瞧着桌旁一众女使和停云二人,絮叨将宅子里事说了个大概。
寻常子弟,多入公学,官宦人家,各有私塾,几个常来常往的望族往往会请名师往各宅子里轮流授课,好将家养小儿早早聚在一处。
现任中书平章事范瑀,是原礼部尚书,和谢家老爷子同在礼部,现儿个能维持着情谊,是极好的。
“确是幸事。”谢老夫人答得一句,“晚间可还归家?”
“郎君思量三五日回一次即可,早去晚来,再遇上个风雨,平白耽误工夫。”
“也好。”谢老夫人看向桌旁,“就几个小娘子陪着清净,索性是冬日里还没往各处走动过,咱们也寻个园子,带上底下,开炉去。”
“阿家有此心最好了,我晚间便交代底下备事,热热闹闹的聚个席来。”崔婉道。
开炉也算是京中各家一桩要紧活儿,冬日寒气日甚一日,小雪大雪一过,立冬吃了团饭,炭盆火炉就成了必备之物。
正式用上之前,可不得寻个好园好地,拜帖请来新友故交,吃喝玩闹一场,再把各自压箱底的炭饼拿出来比上一比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