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中文 > 综合其他 > 开封1044 >
        以增加漕运的次数来掩盖亏空的事实,这套鬼算盘,自然是转运使郭琇和市舶司韩晚的主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几年前在杭州,韩晚巴结上郭琇后,二人常在一处吃酒,郭琇不时向他发牢骚,称三司的账务亏空,要转运使司想法子帮着填补。

        郭琇呷了一口酒,咂摸着滋味,笑道,“还是杭州的水养人,酿出来的酒也比别处的滋味好些。此番能否将两浙的漕运收入囊中,就看韩舶使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韩晚答道,“这还多亏曹茚大夫的助力,不然,大理寺也不会这么快就给白家定了罪。待期限一到,家产抄没,别的都无妨,郭运使答应过我的船队,可不要忘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郭琇笑道,“你放心,我应了你的,何时没有兑现过?因漕运这事,已不知伤了多少神。原以为将漕运次数稍作增补,多出来的便可填上去了。没想到竟然还不够!我看,都是两浙的商人太精明了些。以后,船队和漕运归了你的亲家,你告诉他,可不许像白家这般锱铢必较。大家一起合作,各方得利,皆大欢喜,这才是正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韩晚点了点头,又向郭琇笑道,“细色纲的纲运交引一直是白家拿着,此番也一并收了来,这是官方纲运,且都是细色货,里面的东西或多或少,都没有人查的。以往是白家不懂事,下官即便再有心想要孝敬,也是有心无力,这下好了,等他家定了罪,我将细色纲的纲运收回来,以后不妨一并让我亲家去做。可巧,他有心想要孝敬郭运使,这不两相便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郭琇见韩晚如此恭谨小心,心里有些得意,叮嘱道,“你们若真有心孝敬,这是好的。但只一件,你亲家毕竟是商贾人家,和你沾亲带故,难免招人嫉恨。你也不要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,多挑几户听话、懂事的商家,分开去做才是正理。你忘了几年前那陈御史的事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韩晚没有接口,轻轻转了话题,“郭运使曾说陈御史手上有我杭州市舶司的证据,我一直放在心上,几年来也没断了四处查访,却一直没有找到,连陈御史的妻女处我也派人寻了,全不见踪影。我怀疑那东西在别的什么地方,不如郭运使以抄检为名,去白家和几个大户商家搜一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郭琇皱眉道,“无凭无据的,抄检人家家里,总要有个名义才好,且等白家的案子定了,到时再寻个借口,将他家的东西都搜了来,那时再抄检也不迟。韩舶使要明白,这件证据若不寻出来,于你,于市舶司,早晚是个祸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韩晚有些不乐意,心想自己几年来一直没闲着,就差将杭州城掘地三尺了,找不着就是找不到,郭琇既不出力,也不出人,只动动嘴皮子,他哪里知道自己这份辛苦。但韩晚心里也清楚,若是不除了这个祸害,早晚又是个雷,说不得什么时候被人拿出来,自己的仕途就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郭琇又给了他五份茶引文据,让他找几户商铺,凭此茶引文据,照单运些茶货至汴京,“自然,和往常一样,不必送货,放些空箱子在船上,走个过场而已。到了汴京仍有人接应,牙庄司也不会问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