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九六年五月五日,傍晚。
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褪去。
王盛等人回到北影厂开总结会议的时候,京城的大街小巷已弥漫着炊烟与报纸的油墨香。
报亭前,下班归家的人流比平日更密集了几分,不少人递出零钱,目光却早已被摊位上晚报头版的显眼标题牢牢吸住。
“嚯!一万块的婚庆录像?真有人花这冤枉钱?”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捏着份《京城晚报》,啧啧称奇。
“哪是录像,人报纸都上说了,叫‘婚庆电影’!电影制片厂专业团队拍的,能一样吗?”旁边一位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推了推眼镜,指着版面反驳道。
“哎呦,看看这新娘子拍的,跟电影明星似的!这钱花得是值!”一个大妈凑过来,指着报纸上的照片。
这照片其实是报社记者拍的。
不仅仅是《京城晚报》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魔都的《新民晚报》、羊城的《羊城晚报》——这几家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发行量的主流晚报,竟不约而同地在头版或社会新闻版显要位置,刊发了关于这桩“全国首例天价婚礼记录”的新闻。
《京城晚报》的标题依旧犀利夺目:《近万婚礼记录今日上演,京城富豪一掷千金为哪般?》,副标题是“电影制片厂专业团队操刀,‘婚庆电影’概念震撼业界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